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解答本文疑问/技术咨询/运营咨询/技术建议/互联网交流
大家好,我卡颂。
前端工程师多年来习惯了在浏览器环境进行单线程开发。
随着浏览器对web worker的广泛支持、前端项目复杂度逐渐提高,「利用worker线程缓解主线程计算压力」逐渐成为一种可行方案。
比如,React就曾尝试将运行时的diff算法放在worker线程执行。
然而,社区众多的第三方库都或多或少操作DOM,worker线程无法操作DOM的限制(也可以说是特性)使得其应用领域被大大限制。
partytown是一个大小仅6kb的库,他的作用是让worker线程拥有包括「操作DOM」在内的多项能力。
一旦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,这会成为前端多线程编程的起点么?
我们经常在Github上搜索第三方库,这些开源库极大提高了我们的开发效率。然而第三方库有很多潜在隐患:
究其原因,对于前端应用,不管是通过
对于主线程的API,例如:window、document、localStorage,partytown通过proxy劫持并转发对他们的调用。
比如,如下代码:
- var w = document.body.clientWidth;
涉及到3个getter:
partytown会完成:
由于代理了主线程API,可以实现沙箱功能,比如:
对于网络请求,web worker会发送同步的XHR请求,经由Service Worker拦截后与主线程异步通信。
数据返回后,Service Worker会响应web worker的请求。
所以,从worker线程角度看,一切调用都是同步的。这使得大部分原生API在worker线程与主线程中表现一致。
这意味着理论上任何第三方库都可以经由partytown迁移到worker线程执行。
当然,凡事都有取舍,对于partytown来说:
但是,这终究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,会有越来越多前端应用从「多线程」中收益。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解答本文疑问/技术咨询/运营咨询/技术建议/互联网交流